北京时间 6 月 18 日晚,中国女篮在陕西西安以 101-92 战胜日本女篮,延续热身赛连胜势头。身高 2 米 26 的新星张子宇与韩旭组成的「双塔」内线组合成为比赛胜负手,两人合力贡献 36 分 21 篮板,彻底压制日本队平均身高不足 1 米 8 的内线群。这场胜利不仅终结了日本队此前的热身赛连胜,更以「降维打击」式的内线统治力,为即将到来的女篮亚洲杯注入强心剂。
双塔发威:张子宇统治禁区,韩旭攻防一体
比赛开场后,日本队凭借外线三分紧咬比分,但张子宇替补登场后迅速改变局势。她在篮下高举高打,13 投 9 中高效砍下 18 分 10 篮板,尤其在第二节连续完成「2+1」进攻,直接打停日本队。韩旭则以 18 分 11 篮板 3 盖帽的全面数据,展现了从内线强攻到外线策应的全能性 —— 她多次在高位持球发起挡拆,为杨舒予、王思雨等外线球员创造突破空间。两人的身高优势(合计 4 米 34)形成天然「禁飞区」,日本队全场仅通过内线得到 22 分,篮板球更是以 34-51 惨败。
值得关注的是,张子宇在防守端的进步肉眼可见。面对日本队kaiyun中国的快速穿插,她通过提前卡位和协防轮转,多次破坏对手突破路线,甚至在一次防守中直接封盖日本核心球员川井麻衣的上篮。宫鲁鸣赛后特别提到:「张子宇的移动速度比三个月前快了不止一个档次,她正在成为我们战术体系的支点。」
外线爆发:杨舒予 17 分盘活进攻,王思雨关键控场
在双塔内线压制的同时,中国女篮外线也多点开花。杨舒予以 9 投 8 中的超高效率砍下 17 分 4 助攻,她在第三节连续突破日本队防线,用「欧洲步」和急停跳投连得 8 分,帮助球队将分差扩大至 15 分。王思雨则以稳定的控球和防守,限制了日本队核心后卫藤本爱瑚的发挥 —— 后者全场仅得 10 分,三分球 6 投 1 中。
值得一提的是,中国女篮在战术执行上展现了极高的灵活性。宫鲁鸣针对日本队「小快灵」的特点,多次采用「双塔轮换」策略:当张子宇在场时,韩旭拉到高位策应;当韩旭休息时,张子宇与潘臻琦组成「一高一快」组合,既保持内线高度又提升防守机动性。这种战术调整直接导致日本队全场失误高达 18 次,快攻得分仅 6 分。
争议插曲:日本球员小动作引众怒,中国女篮展现体育精神
比赛中,日本队 14 号球员田中多次对张子宇实施揪头发、掐胳膊等恶意动作,甚至用球衣遮挡其面部,引发场边观众强烈不满。镜头显示,张子宇胳膊上多处淤青,但她始终保持冷静,用连续得分予以回应。宫鲁鸣在赛后发布会直言:「这种动作超出了篮球的范畴,我们希望对手能尊重比赛精神。」
日本国内舆论对此也一片哗然,有网友评论:「田中让日本女篮蒙羞,我们可以接受输球,但不能接受这种脏动作。」反观中国女篮,赛后主动与日本队握手致意,张子宇更在采访中表示:「专注比赛本身,是对对手最好的回应。」
历史意义:热身赛四连胜为亚洲杯铺路
此役过后,中国女篮已在热身赛中四连胜,包括对日本队的双杀。这一成绩不仅验证了「双塔战术」的可行性,更打破了日本队此前「靠速度克制身高」的言论。从历史数据看,中国女篮在亚洲杯上对日本队保持 25 胜 9 负的绝对优势,而此次热身赛的胜利,进一步巩固了心理优势。
宫鲁鸣在展望亚洲杯时表示:「我们的目标始终是冠军,但更重要的是通过比赛发现问题。例如罚球命中率(本场 68%)和外线防守轮转,这些都需要在接下来的集训中重点改进。」随着李月汝从 WNBA 回归,中国女篮内线深度将进一步提升,而张子宇与韩旭的「双塔组合」,或将成为亚洲篮坛最恐怖的进攻武器。

这场胜利不仅是技战术的胜利,更是中国女篮「以身高为盾、以技术为矛」发展理念的胜利。当张子宇在篮下轻松得分,当韩旭在外线精准策应,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场比赛的胜负,更是中国女篮在国际篮坛崛起的新里程碑。